![图1 大会全体合影.jpg 图1 大会全体合影.jpg](/__local/8/E5/38/6067C6E6473E0F1BEBD1E9D6AAF_A35710C5_D9016.jpg)
12月6日至8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中国航海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指导,北方工业大学主办的“2024人工智能与自主式交通国际学术会议(202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utonomous Transportation,AIAT 2024)”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和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军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并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北方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力主持,大会学术报告由北京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晓理教授主持。
AIAT 2024是国内外自主式交通领域举办的第一次盛会,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长宋鹏,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交通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武平,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秘书长杨颖,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马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处长马旭辉,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耿雄飞,石景山区经信局局长张晓磊等专家领导到会指导。来自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仿真学会、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百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会议。
![图2 李朝晨理事长致辞.jpg 图2 李朝晨理事长致辞.jpg](/__local/C/EB/E0/C7FB3ADAB790B0C77338A3D2259_A4CCADE4_947CD.jpg)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出席会议并致辞,他指出自主式交通是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人工智能与自主式交通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两大核心驱动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交通行业的变革与发展,正逐渐成为推动交通强国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行业组织将引领相关机构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自主式交通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更加智能、自主、安全、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图3 沙爱民副理事长致辞.jpg 图3 沙爱民副理事长致辞.jpg](/__local/B/45/67/62C419086757D4AFB2F2F331ED9_DEEF6E21_C4F34.jpg)
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长安大学校长沙爱民在致辞中表示,党和国家战略中多次提及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积极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体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人工智能与自主式交通技术的蓬勃发展,无疑为交通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图4 宋鹏副秘书长致辞.jpg 图4 宋鹏副秘书长致辞.jpg](/__local/3/C0/7E/77AFE4A27137834A23E00474616_81277965_74100.jpg)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长宋鹏在致辞中讲到,自主式交通系统作为智能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实现交通工具的自主感知、决策与执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支撑。
![图5 贾利民副理事长致辞.jpg 图5 贾利民副理事长致辞.jpg](/__local/0/28/E0/011BA2C3C4DF36F2AA2A832F4EF_87C50A7A_94242.jpg)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为加速自主式交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促进人工智能与自主交通技术的融合,本次会议希望能为从事人工智能和自主式交通相关的高校、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之间搭建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并通过共同努力为我国人工智能和自主式交通技术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6 刘军书记致辞.jpg 图6 刘军书记致辞.jpg](/__local/A/61/AF/2ED6B70D4D168EE5D32BDA0D6F4_77AD3835_8EF65.jpg)
北方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军代表会议主办方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北方工业大学长期聚焦智慧交通建设、交通组织服务、安全应急调度等自主式交通运输领域的热点和难题,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致力于培养智慧交通行业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随着技术进步,在出行需求、载运工具、区域交通运营、安全与运维领域都面临新的挑战,交通系统也面临巨大的变革与机遇,而人工智能与自主式交通融合正是这场变革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刘军希望各位专家通过此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和自主式交通领域热点与难点问题,探讨技术难题,激发创新思维,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自主式交通的融合发展,并为这一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图7 李晓理理事长主持.jpg 图7 李晓理理事长主持.jpg](/__local/8/0A/D3/BBC2601309215F93B5AA615907B_ABC22FD0_D8204.jpg)
大会主旨报告由北京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晓理教授主持。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交通大学贾利民教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张宝晨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兼前沿创新处处长田大新教授,百度智能交通业务部资深算法研发经理梅雨博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机器人中心主任孙富春教授分别做了大会主旨报告。
![图8 贾利民教授报告.jpg 图8 贾利民教授报告.jpg](/__local/5/33/3D/764B561DCEC23C53D80D317419D_4F6E86A0_CBC69.jpg)
贾利民教授以“自主式交通技术与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报告,指出自主式交通系统(ATS)是在交通系统与智能、网络、数据、材料、能源等使能/赋能技术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科学深度融合基础上,其组分物理/逻辑实体及系统整体具备可演进提升的自感知、自适应、自学习、自决策、自修复、自进化与和谐互操作能力,系统整体具有高度智能、高度弹性、高度适应性、高度开放性和高度自治性的新一代交通系统,是典型的多领域有机融合、结构和功能复杂,能高安全、高效率、高品质地完成“位移+”使命。
![图9 张宝成教授报告.jpg 图9 张宝成教授报告.jpg](/__local/F/6F/B5/37577DF88C231E87395598837CB_3E56DC80_965D4.jpg)
张宝晨教授以“智能水路交通的现状与展望”为题发表主旨报告,提到智能航运发展的目标在于安全、效率和改善从业条件,而少人化和无人化可以大幅减少人的直接操作,避免误判断、误操作、不操作,提高本质安全。
![图10 田大新教授报告.jpg 图10 田大新教授报告.jpg](/__local/7/9C/C9/3B73EF1A24E9C09CEBFFE6C53A5_B5088D81_945CA.jpg)
田大新教授以“自动驾驶的自主认知与智能决策”为题发表主旨报告,认为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只能达到L3级水平,从L3级向L4级乃至L5级跨越仍面临很多挑战,自动驾驶的终极目标是AI系统代替人类、实现完全自主驾驶,其中世界模型对于实现模拟人脑、实现智能车辆自主认知与智能决策起到非常重要的关键性作用。
![图11 梅雨报告.jpg 图11 梅雨报告.jpg](/__local/5/74/C8/0139A7680A4281A7939A52EAB01_062B98BF_70097.jpg)
梅雨博士以“基于交通大模型的SaaS信控优化”为题发表主旨报告,汇报了百度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信控方案反推、高精准地图建立、交通流预测等方面的专业技术研究进展。
![图12 孙富春教授报告.jpg 图12 孙富春教授报告.jpg](/__local/8/7E/41/CBDEC29E7E484E292A236A45FBB_CE34240D_7C8E2.jpg)
孙富春教授以“具身智能的研究进展与思考”为题发表主旨报告,指出具身智能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感知与行为在物理世界中的互动,包括知识更新、成长和发展学习,并以“穿针引线”等典型科研案例展示了具身智能在机器人领域的成功应用,探讨了具身智能在自主式交通中的发展方向。
![图13 颁发证书.jpg 图13 颁发证书.jpg](/__local/6/BA/89/EE239AF568CB3B0DD85D75C7F1A_E9AD8969_9C6E2.jpg)
随后,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李朝晨理事长为大会报告嘉宾颁发了证书。
![图14 专题论坛.jpg 图14 专题论坛.jpg](/__local/2/3E/84/3EC47F6DBECCD4ACFE14514FBE8_529ABAD0_16139E.jpg)
12月7日下午至12月8日,大会围绕自主式交通系统、人工智能及交通应用、自主式交通管理控制技术、自主式交通载运装备技术、车联网与信息安全、新兴技术与未来出行、智能水运技术、跨域自主式交通技术等八大主题领域,设置了20个平行专题论坛,发表近200个精彩报告、200余篇论文墙报交流,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和自主式交通领域的前沿动态、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图15 专题最佳论文1.jpg](/__local/D/66/FF/EF95432456C6A075A03F9252F9E_B58FBE0A_BA9A6.jpg)
![图16 专题最佳论文2.jpg](/__local/7/40/DD/9C496C594E84EB0CD81F6F0FFF5_83B0440D_D65BE.jpg)
闭幕式上,同济大学欧冬秀教授,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北方工业大学何忠贺,北京建筑大学姚德臣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张晖教授共同为专题最佳论文获得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图17 会议最佳论文.jpg 图17 会议最佳论文.jpg](/__local/4/5A/FC/C20ABC6F5D65FB3B9346002D90F_567F210F_C67C4.jpg)
中山大学智能工学院院长蔡铭和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副院长周慧娟共同为会议最佳论文获得者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自主式交通是智能交通发展的新阶段,是人工智能技术重要的垂直应用领域。“人工智能与自主式交通国际学术会议”是国内外自主式交通领域首次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我校作为本次学术会议的主办方,为国内外自主式交通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专属的学术共享、交流、共同发展平台,并受到与会各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关注。
学校将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依托我校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专业学科优势,将与行业同仁共同努力,为自主式交通技术这一世界交通智能化新路径和交通强国建设战略贡献力量。
编辑:左芳舟